孩子不会说话怎么办?

0
回复
1269
查看
[复制链接]
来源: 2010-11-24 02:21:35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您的孩子有这些问题出现吗?
    孩子不能听或注意不到别人说话的声音,对其它声音也遂反应或只对某种声音有反应。
    对语言理解能力差,经常不能按别人给予的指令完成任务
    说话时声音很小,语气十分短促,给人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。
    说话时吐字含糊不清,语句不连贯,使人很难理解。
    说话没有语音、语调、语速过快或过慢、口吃。
    混淆语意,不会正确使用,经常答非所问。如:分不清人称问小宝:“你叫什么”小宝回答:“你叫小宝。”
    说话时语序颠倒,如:问:“你吃饼干吗宁”孩子回答:饼干吃。”
    在回答总是或表达思想感情时,往往把同一内容多次反复叙述或反复词问同一问题,不改变内容。
    自言自语,或只会重复别人的话。如:问他:“你叫什么”他也回答:  “你叫什么”
    孩子本来说话很正常,说话也很好,但突然出现退步情况,或根本就不再说话。
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
   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,传递信息,交流思想,交流思想感情意愿的工具。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,感知能力,社会交往能力及智力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。
    如果孩子到一、两岁还没有语言交往能力,请家长迅速与相关机构(医疗、教育、康复)配合,进行检查,确定问题原因后,要有目的,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。
    语言交往能力的提高,有助于孩子各方面能的协调发展,为家长和孩子创设宽缓的发展空间,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,认识世界,了解社会,迟早融人社会。
说的基本能力的训练
    深吸气,深呼气
    吹气练习(吹泡泡,吹气球)
    唇部练习(噘嘴、舌打唇响)
    舌的训练(吐出、收回、如:舔食品、伸出舌头左右移动、舔上下雪)
    颈部练习(张合嘴)
    面部肌肉控制练习(模仿笑、哭、争眼、闭眼、挤眼)
    模仿发声的练习(啊、呜、咿、爸、妈、猫儿、狗叫、羊叫、火车言、汽笛声)
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策略
    训练要由浅入深,不要一味追求速度。
    对孩子微小进步都要及时表扬、鼓励他继续努力。
    训练时采用多种形式,避免造成孩子感到枯燥,排斥训练。
    多与孩子说话,并请家长注意沟通方式。随时注意孩子的需求,认真对待孩子。
    利用生活中自然情况训练,学会等待回应,家长在训练中给孩子留有反应,判断的时间。
    积极创造语言交往环境。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,并持之以恒。
注意事项
    注意稳定孩子情绪,保证训练质量。
    训练时保持适当节奏,避免孩子不适应,出现反复。
    训练时使用的指令,语言要简单、明确。
     给予孩子语言提示及指令时声音要宏亮,有力度。
    从孩子兴趣出发,使孩子愿意投入训练。
    训练者的声音、表情要夸张,吸引孩子注意力。
    训练时要坚持互动,训练要持之以恒。
    及时强化,对孩子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性质的强化(正强化、负强化)。
提高孩子语言交往能力的训练方法
    尽可能让孩子对训练容感兴趣
    选择孩子喜欢的儿歌故事进行训练。分角色的形式很容易令孩子参与其中,多表扬,勤鼓励。
训练正确发音姿势
     大人与孩子说话时应使用自己嘴的位置在孩子眼睛水平线以下。
    如:坐或蹲在孩前,并用双手挟住孩子双肩,保持其正常发音姿势
    控制孩子唇、舌、口发音姿势。训练唇、口、舌作协调。
    如:大人用手控制下鄂、嘴唇、来帮助孩子正确发音。

训练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

    如:下达指令后,做出动作示范给孩子,帮助他理解这个指令意思。
    训练时由易到难,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。
帮孩子分析一下原因
生理原因:
    聋或重听;
    齿、唇、舌协调有运用困难;
    呼吸器官运用困难;
    发声器官运用困难;
    脑伤导致语言能力受损;
    语言表达中枢受损;
    智能不足(引起语言发展迟缓,理解能力差,语汇少,句子短)。
心理原因:
    先天气质不爱说话;
    性格内向,退缩,害羞;
    怕说错话,说不好而小声说话以致不说话;
    经常遭受挫折,缺乏安全感。
环境原因:
    与外界接触少,缺乏感官刺激或文化刺激;
    大人很少用语言来逗孩子;
    大人过度注意孩子的说话,发音时反复提出过高要求,引起孩子抗拒心理:
    家人不爱说话或说话异常,孩子模仿学习造成。

康复医学网(www.kfyx.cn)中国权威康复|养老|健身|养生|健康门户 微信公众号:cnkfyx,欢迎关注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